close

今天帶著小猴仔回台北,下午閒來無事想說帶著小猴仔去我的母校溜滑梯. 當我們到了那裡的時候,有兩個小男生已經在那邊玩了. 過了一會兒,我跟小猴仔開始一起玩了起來,兩個人還爬上溜滑梯準備比賽誰溜的快.

就在這個時候,只見那兩個小男孩中的其中一個就走了過來,並呆在我的滑道下方,還看了一眼站在滑道上方的我. 沒有想到這時他竟然將他手上握著的網球直直的往我身上砸來. 頓時我怒不可抑,一腳踩著他的球並大聲的問他:「你為什麼用球砸我?」沒想到那個小男生竟然說:「誰叫你要擋在哪裡.」聽到他這個回答我更生氣了,開始對他凶了起來,告訴他:「溜滑梯應該是由上往下,不是由下往上.而且誰告訴你可以隨便用球砸人的? 你再這樣,我就把你的球沒收」這時這個小男孩可能沒想到我會兇他,才不敢說話.

看到這個小孩的行為,我不禁想著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我想只能說家庭與學校教育都少不了責任. 這個看起來頂多一、二年級的小孩子, 思考邏輯是這樣的自我跋扈與無理, 沒有基本的禮貌就算了,竟然只因為不順自己的心意,就出手攻擊別人,況且就道理來說他還是錯的那一方. 或許講攻擊嚴重了點,不過那也只是因為他現在還小,所以出手的力道還在我可以防禦的範圍內. 現代的人因為小孩生的少,所以每個子女都是捧在手心上的寶,在家裡當習慣了小霸王,出來跟人相處時也不知不覺把這種思考邏輯帶到生活上.重點是父母可以容忍自己的小孩,但是對外人而言有什麼道理要容忍這樣無理的行為. 或許有的人遇到這種狀況會覺得反正不是我家的小孩,不過我覺得教育小孩就應該在他犯錯的當下馬上讓他知道他的舉止失當了,否則事後再來教育既感覺抓不到重點, 小孩的印象也不深刻.

現在社會普遍都是雙薪家庭, 平日父母都忙於工作, 所以對小孩的照顧很容易出現形於物質的滿足,所以管教的工作就丟給了學校老師. 當學校老師反應自己的小孩在校表現不好或是小孩回家向父母反應在校被老師處罰的時候,父母心理想的可能是:「我的小孩平日很乖巧,怎麼可能這樣?一定是老師的問題」.老師與家長之間互不信任,導致父母沒空教,老師也不敢教,因為怕哪天上了社會版新聞, 惡性循環之下,受害的是孩子. 寶貝的成長只有一次, 所以為人父母的不該多關心一點嗎? 即使是別人家的孩子, 我也認為自己有些許的社會責任, 畢竟這些孩子是我們日後社會的主人翁不是嗎? 所以當現代人普遍懼怕社會太亂而不敢生小孩,深怕生出來的孩子變成社會負擔的同時,倒不如從自身做起, 教導孩子明辨是非的觀念吧.

其實事後想想,我也會擔心.還好這天是我有陪著小猴仔, 若是他一個人去玩則很可能今天被砸球的就是他了. 所以我也對小猴仔機會教育了一下:「如果你跟別的小朋友玩的時候,遇到了別的小朋友欺負你或是行為舉止讓你覺得很不舒服, 你一定要先跟他說, 讓他知道他這樣的行為讓你很不舒服, 如果他還是這樣,那就要跟老師或旁邊的大人說. 最後如果他還是持續這樣,那你可以反擊.」我想不管我們多麼的擔心,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 所以在某些時候我還是應該要試著放手讓他自己學習如何處理問題,這才是給他最大的資產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JumpingMonkey 的頭像
    JumpingMonkey

    跳跳猴之異想世界

    JumpingMonke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